《民俗研究》
一 广域会通型志书社会部类/民俗版块的顶层设计问题
二 全域民俗的区域划分和地图擘画问题
三 历史民俗与现实民俗的关系问题
四 民俗志书的书写序列和著述方式问题
五 文化遗产和社会生活的视角转换问题
六 民俗志书的话语方式和概念内涵问题
结 语
文章摘要:通过对《浙江通志·民俗志》与《陕西省志·民俗志》的比较分析,探讨广域会通型志书社会部类/民俗版块的编纂问题,并对《浙江通志·民俗志》作出学术评估和书写判断;指出民俗记述以普通民众为对象,有民俗事像和民俗事物的不同内涵,而对社会习俗的著录,关键在于对民俗事像的系统反映;强调民俗区域划分的重要性,主张省级广域民俗志书应擘画设置民俗区划图。作者对于历史民俗和现实民俗、文化视角和社会视角做了明晰的畛域划分,认为民俗志的编写,最关键的是记录经验世界的鲜活民俗。文章还探讨了民俗书写的话语方式和概念内涵,提出了钩沉民俗话语中私密话语的命题。
文章关键词:
论文分类号:K29;K892.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