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俗研究

期刊导读

体育论文_遗产化进程中民俗体育展演共识

来源:民俗研究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2-09-28
文章目录

1 研究方法

1.1 文献资料法

1.2 访谈法

2 相关概念的界定

2.1 体育展演内涵的厘定

2.2 民俗体育展演的阐释

2.3 民俗体育展演共识概念

3 交往理性的理论基础及适切性

3.1 交往理性的理论基础

3.2交往理性理论的适切性

4 遗产化进程中民俗体育展演共识异化现象的表征

4.1 主体角色层面:由核心位置到边缘地位

4.2 文化本质层面:由文化叙事到艺术消费

4.3 结构元素层面:从含蓄教化到游艺演出

    4.3.1展演内容的规范化与景观化

    4.3.2 展演内容的肤浅化与庸俗化

4.4 价值功能层面:从自我修养到媚俗追逐

5 遗产化进程中民俗体育展演共识异化的症结透视

5.1 交往主体的规范语境被解构

5.2 交往主体的主体间性被挤压

5.3 交往主体的生活世界被侵蚀

    5.3.1文化层面

    5.3.2 社会秩序方面

    5.3.3 个性方面

6 遗产化进程中民俗体育展演共识的理性超越

6.1 细化行为主体规则,规范主体的实践行为

6.2搭建行为主体的交流平台,构建兼容互惠的主体间性

6.3 重构交往主体的生活世界,凝聚主体间的交往共识

    6.3.1 文化层面

    6.3.2 社会层面

    6.3.3个性层面

7 结束语

作者贡献声明:

文章摘要:立足现代性语境,以交往理性为理论视角,运用文献资料法、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,对遗产化进程中民俗体育展演共识进行论析,研究发现:民俗体育展演在嵌入现代性社会的遗产化过程中呈现出,由民间自发到政府主导、由文化叙事到艺术消费、由含蓄教化到游艺演出,由自我修养到功利化追逐的异化困境。在对交往主体的规范语境,主体间性,生活世界,交往理性症结的透视的基础上,提出遗产化进程中民俗体育展演共识的理性超越之策,即民俗体育展演在遗产化实践过程中:1)应细化行为主体规则,规范主体的实践行为;2)搭建行为主体的交流平台,构建兼容互惠的主体间性;3)重构交往主体的生活世界,凝聚主体间的交往共识,破除工具理性操纵的枷锁,消除价值理性的盲目追求,接续民俗体育文化的新传统,弥合传统与现代的裂痕,让新传统成为衔接过去与现代的有效形式,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凝聚民族文化认同,提升国家文化影响力。

文章关键词:

论文DOI:10.19582/j.cnki.11-3785/g8.2022.08.012

论文分类号:G812